计算机网络ch3 运输层

发布于 2024-12-19  79 次阅读


ch3 运输层

服务

  为不同主机上的应用进程(应用层)之间提供逻
辑通信
 运输协议运行在端系统中(路由器不涉及)
发送方:将应用报文划分为段,传向网络层
接收方:将段重新装配为报文,传向应用层
 应用可供使用的运输协议不止一个
因特网:TCP和UDP

  ‍

  依赖、强化网络层服务

  ‍

3.2 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

  家庭类比:
12个孩子向12个孩子发信
(Ann和Bill负责收发信件)
◼ Bill从邮递员处收到一批信,通过查看收信人姓名将信
件交付到其他人手中,他执行的就是一个多路分解操
作。
◼ Ann从其他人手中收集信件并交给邮递员时,她执行
的就是一个多路复用操作。

image

  ‍

  主机接收IP数据报
 每个数据报承载1个运输层段
 每个段具有源、目的端口号 (特定应用程序有周知端口号)
主机使用IP地址&端口号将段定向到适当的套接字

  ‍

  UDP套接字由二元组标识 :(目的地IP地址,目的地端口号)

  ◼当主机接收UDP段时:
◼ 在段中检查目的地端口号
◼ 将UDP段定向到具有该端口号的套接字
◼具有不同源IP地址和/或源端口号的IP数据报定向到相同的套接字

  ‍

  ‍

  TCP套接字由四元组标识:
源IP地址-源端口号-目的IP地址-目的端口号

  Web服务器对每个连接的客户机具有不同的套接字

  ‍

Web服务器对每个连接的客户机具有不同的套接字

  ‍

3.4可靠数据传输

1. 数据包和序列号

  • 数据包:数据在网络中被分割成小块,称为数据包。
  • 序列号:每个数据包都有一个唯一的序列号,用于标识数据的顺序。这有助于接收方按正确的顺序重组数据。

2. 确认(ACK)

  • 确认机制:接收方在成功接收到数据包后,会发送一个确认消息(ACK)回发送方,表示该数据包已成功接收。
  • 超时重传:如果发送方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ACK,它会重传该数据包。

3. 数据完整性检查

  • 校验和:在发送数据包时,发送方计算数据的校验和,并将其附加到数据包中。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包后,重新计算校验和并与附加的校验和进行比较,检查数据是否完整且未被篡改。

4. 流量控制

  • 流量控制:为了防止接收方处理不过来,发送方会根据接收方的处理能力调整发送速率。这可以通过滑动窗口协议等方法实现。

5. 拥塞控制

  • 拥塞控制:在网络拥堵时,发送方会减少数据发送速率,以避免进一步加剧拥塞。这通常通过监测网络的延迟和数据包丢失情况来实现。

image

  ‍

  ‍

3.6 拥塞控制原理

  表现:
◼ 丢包 (路由器缓存区溢出)
◼ 长时延 (路由器缓存区中排队)

拥塞控制的两种方法详解

端到端的拥塞控制

基本特征

  1. 信息获取方式

    • 没有从网络获得明确的拥塞反馈
    • 完全依赖端系统(发送方和接收方)自身的观察和推断
  2. 拥塞检测机制

    • 通过观察网络中的关键指标来推断拥塞状况

    • 主要观测指标:

      • 数据包传输延迟
      • 数据包丢失情况
      • 网络吞吐量变化
  3. 典型实现

    • TCP协议广泛采用这种方法

    • 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实现:

      • 慢启动
      • 拥塞避免
      • 快重传
      • 快恢复

工作原理

  • 发送方通过观察ACK返回情况
  • 分析往返时间(RTT)
  • 监控数据包丢失率
  • 动态调整发送窗口大小

网络辅助的拥塞控制

基本特征

  1. 信息获取方式

    • 路由器主动为端系统提供拥塞反馈
    • 直接的网络层拥塞信号
  2. 拥塞信号机制

    • 使用最简单的方式:单个比特指示链路拥塞状态

    • 常见于不同网络协议:

      • SNA(系统网络架构)
      • DECnet
      • TCP/IP ECN(显式拥塞通知)
      • ATM(异步传输模式)
  3. 控制方法

    • 路由器直接告知发送方降低发送速率
    • 提供精确的网络拥塞状态信息

工作原理

  • 网络设备(路由器)实时监控链路负载
  • 当链路接近饱和时,设置拥塞标志
  • 通过特定信号通知发送方调整发送速率

两种方法的对比

特征端到端拥塞控制网络辅助拥塞控制
信息来源端系统自身观察网络设备直接提供
实现复杂度相对复杂相对简单
适用协议TCPSNA, DECnet, ECN
反馈精确度间接推断直接指示

两种方法的对比

  ‍

优缺点分析

端到端拥塞控制

  优点

  • 不需要网络设备额外支持
  • 适应性强
  • 可以应用于各种网络环境

  缺点

  • 反应可能较慢
  • 依赖间接推断
  • 可能出现滞后

网络辅助拥塞控制

  优点

  • 反馈精确直接
  • 网络设备可以实时告知拥塞情况
  • 控制更加精准

  缺点

  • 需要网络设备支持
  • 实现成本较高
  • 可能增加网络复杂度

实际应用思考

  在实际网络中,这两种方法often是互补的。现代网络协议倾向于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,以获得更好的拥塞控制效果。

结语

  理解拥塞控制不仅仅是技术细节,更是网络资源合理利用的艺术。通过巧妙的机制,我们可以让数据在网络中高效、公平地传输。

  希望这个详细的解释能帮助你深入理解拥塞控制的两类方法。如果你有任何疑问,随时可以问我!


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。